叙利亚的新任掌舵者,朱拉尼——现在更习惯叫他艾哈迈德·沙拉——似乎还没学会如何在新棋局里行走。2024年12月,他率领的武装攻入大马士革,阿萨德家族流亡,叙利亚的政局彻底翻篇。
新上任,沙拉展现出“新面孔”。他向国际社会承诺要建立一个包容的政府,尤其强调会处理好少数民族问题。
美国甚至撤销了对他高达一千万美元的悬赏,还派人与他商讨战后重建的事宜。这无疑让朱拉尼在国际上赢得了一些表面上的认可。
但这份“包容”很快就露馅了。进入7月,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的德鲁兹人与新叙利亚政府军爆发冲突,火药味十足。
朱拉尼政府被指控,竟然派警车给阿拉伯武装提供火力支援,对抗德鲁兹人。这简直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。
更过分的是,他们还被曝出雇佣了来自中亚的雇佣兵,这批乌兹别克斯坦的雇佣兵,甚至自带了无人机部队,战斗力不俗。
此前,美国特使和约旦政府、叙利亚当局在安曼开了会,想促成停火。可会议墨迹未干,朱拉尼政府就被指责背弃承诺,继续派兵压制德鲁兹人。
这不是明摆着打美国和约旦的脸吗?这种操作,让他的“包容”宣言听起来像是谎言。
德鲁兹人也绝非软柿子。在7月19日的一次早期冲突中,德鲁兹武装就硬生生炸飞了一辆HTS武装的T-72坦克炮塔。
他们还缴获了多门107毫米火箭炮车,消灭了不少武装皮卡。这表明,就算面对装备有无人机和外援的HTS,德鲁兹人也有反击的决心和实力。
就在叙利亚内部乱作一团的时候,以色列直接插手了。7月14日,以色列就开始对叙利亚南部的一些军事设施进行空袭,理由是“保护德鲁兹少数民族”。
以色列国防部长以色列·卡茨甚至公开喊话,说不会让叙利亚政府军欺负德鲁兹人。这理由听着有点意思,毕竟以色列自己也有大量德鲁兹公民,还服役军队。
到了7月16日,局势彻底炸了。以色列空军竟然直接空袭了大马士革的国防部大楼,连总统府周边都被波及,造成至少3人死亡,34人受伤。
以色列军方随后证实了袭击,声称目标是叙利亚军方指挥中心,警告他们别再往苏韦达增兵。这种直接攻击主权国家首都核心部门的行为,性质可不一般。
以色列的这次袭击,立刻引来了全球的谴责。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(GCC)反应最快,第一时间就谴责了以色列,重申支持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。
这番表态,无疑是间接给朱拉尼政府撑腰。叙利亚外交部也发出了强烈抗议,指责以色列公然侵犯主权。
朱拉尼本人也表态,承诺会保护叙利亚所有少数民族,但同时强调不容忍任何外部干涉。这话显然是说给以色列听的。
伊朗、土耳其、俄罗斯也纷纷站出来谴责以色列。联合国秘书长也跟着发出警告,说叙利亚的宗派暴力加上以色列的空袭,正把这个国家推向新的危机。
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态说不支持这次袭击,国务卿马尔科·鲁比奥亲自打电话,敦促各方停止暴力。在美方压力下,叙利亚政府军最终从苏韦达撤退,德鲁兹领袖也同意停火。
但美国的调停能力似乎也受到了质疑。一方面表态不支持,另一方面又没能阻止以色列的空袭,这种尴尬的平衡,让人不得不问,美国在中东的霸主地位,是不是真的有点摇摇欲坠了?
外界普遍认为,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这时候搞军事冒险,可能与他国内面临的腐败审判压力有关。军事行动成了转移视线的工具,这在政坛并不少见。
有意思的是,一个名叫“海牙集团”的新兴国际力量也在发力。这个2025年1月成立的组织,本就是为巴勒斯坦问题而生,在全球范围内对抗以色列的占领行为。
在7月15日至16日,海牙集团在哥伦比亚波哥大开会,32个国家代表齐聚一堂。他们讨论通过法律和外交途径,制止以色列在加沙和西岸的行动。
会议结束时,有12个国家当场宣布,将对以色列立即采取经济制裁、冻结资产和旅行禁令等措施,并推动国际法院启动新的诉讼。叙利亚事件,无疑给他们提供了新的弹药。
7月17日,联合国安理会为此事召开了紧急会议,但最终因为常任理事国的分歧,未能通过任何决议。中俄支持叙利亚,美国则呼吁对话。这再次显示了国际社会在处理中东问题上的巨大分歧。
叙利亚的最新危机,不仅仅是一场内部冲突,更像是一面多棱镜。它折射出中东地区固有的复杂性、大国博弈的无奈,以及新兴力量的崛起。
新领导人朱拉尼自以为是的“双面策略”,把叙利亚推向了更深的漩涡,也使得它成为国际社会向以色列施压的又一个焦点。这种局面,谁能看得清最终会走向何方?
股票配资平台合法,免费配资,交易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